#我們處在變革的前夜 去年6月,v神的《去中心化社會,尋找web3的靈魂》一文再次掀起加密世界的高潮,文章闡述了以SBT(Soulbound Token)為聚合信用主體,將可信電腦網絡與可信人際網路結合為世界開啟DeSoc(去中心化社會)的理想大門的構思。 此後不久,法律先生創始人彭帥便開啟了他的歐洲訪談, 回來後也作出了相似的感慨:“這是一場影響深遠的社會變革,人與人,人與機構,機構與機構的關係都會被重塑”。 #信用的記載方式 信用是受信人與授信人之間發生的社會關係,起源於授信人具有的價值標籤所帶來的安全感,在經濟互動的累積下發展為一張錯綜複雜的巨大信用網路。在現代信用體系搭建前,“人脈網”便起著一部分信用背書的功能,在web2.0時代,Google等網路巨頭通過大數據演算在他們的中心化伺服器中數據化的呈現了信用關係,也不可避免的帶有侵犯隱私、不透明、可篡改等中心化詬病。 V神提出的,則是web3時代,自下而上的構建方案。SBT是一種不可轉讓,公開可見的NFT,可以由任何其他機構或個人發出,通過鏈上行為、資產、社交關係等數據聚合成一個具象的信用主題,有了信用主體,才能發展長期的商業協作。 #從法律先生看信用構建 信用隔閡不止存在於加密世界。從元宇宙IP架構師的角度觀察法律先生作為一個旨在鏈接全球律師的平臺,他們所做的便是消弭不同國家律師間的信用隔閡,實踐中培養了對“信任關係”的深刻洞察,這種洞察既體現在全球律師屆第一枚NFT的發行,也推動著法律先生DAO探索web3原生信用主體的構建,若將SBT方案與法律先生日常實例結合起來看,也許更容易理解。 #從這裏開始我將同時展示鏈上鏈下的信用交互, 以展示其中相同的邏輯。 現在你是一位中國律師,你想要聯繫一位巴黎律師共同開展業務,法律先生向你介紹了“來自巴黎老牌律所元宇宙IP架構師的小魚律師”(僅舉例),傳到你耳朵裏的“巴黎老牌律所”“律師”兩個標籤為這位素未謀面的法國律師帶來了一些基礎信任,同時鏈上代表宇宙IP架構師的區塊地址中公佈著兩枚SBT證明,這便是SBT對實體人際網路進行編碼的基礎單元。 隨著你和法國律師的進一步溝通,這個信用網路將進一步發展。 #三種信任方式 僅僅是來自“巴黎老牌律所”並不能給你帶來足夠的安全感促成合作,你閱讀了他的簡歷,相應的SBT增加了,但還是不夠,此時你會有三種方式去信任他。 一是法律先生引薦下,飛到巴黎和小魚律師當面溝通,從言行舉止中捕獲更多如專業度、人品、性格等讓你有安全感的標籤,鏈上顯示為SBT的數量和類型的增加。 二、將你對法律先生的信任投影到小魚律師身上,也就是法律先生來擔保,從給這個區塊地址發送SBT證明機構的權威性上判斷。 第三種則是借助於時間的積累,彭帥講到過一個事情:有一位美國的華人老闆花大力氣托他找羅翔律師代理一起刑事案件,且非羅翔律師不可;顯然他既沒見過羅翔律師,也沒選擇法律先生推薦的其他大咖律師,這位老闆的原話是“我就相信羅翔老師,我認同他的價值觀,我相信他會非常正直,不會坑人”,價值觀帶來的信任之所以有如此魔力,在於這是一個長期反復驗證聚合的結果:羅老師每一個視頻都是發放SBT,用戶的點贊、轉發、評論,則是向羅老師發放SBT,鏈上信用網路的呈現形式則會是:某一地址在長時間跨度內持續與大量其他地址互動雙向發放SBT證明。 以上僅供大家管中窺豹,簡單理解SBT是如何實現可信人際關係網路,同時也還存在著隱私問題、地址與實體身份割裂等問題待解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法律先生discord,關注元宇宙IP架構師與法律先生的web3探索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