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0不懂詞!一文無痛瞭解Web3怎樣讓陌生人通力合作》我們講到了Web3通過密碼學、經濟學、博弈論等多學科的設計,讓陌生人間合作所需的三個要素:相互瞭解、一致利益、強制力保障,得到滿足,從而為全球陌生人間的通力合作提供了基礎。 本文我們來看人類通過區塊鏈的第一次合作: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次影響深遠的創新,但與其說這是一次技術上的突破,倒更像是思想上的更新,畢竟其所使用的數位簽名、哈希等技術都是老東西了;我將比特幣看作人們一次拆解權力的合作——從一個人來記賬,到所有人合作記,以下我試圖以通俗的方式講述比特幣的運作方式。 中心化金融機構的弊端 在人類社會漫長的歷史裏,貨幣大多數時候是以實體形式存在——貝殼、黃金、銅錢、紙幣,實體貨幣的交易從面對面開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叫銀貨兩訖。 那沒條件面對面怎麼辦?張三想買李四的牛,但中間隔著條大河,過不去呀! 那就找個過得去的,找個船夫,拿著錢去買牛,於是中間人就出現了,再後來中間人在河對岸親戚那放了點錢,船夫這邊收了錢,親戚就把相應的錢給賣家,於是交易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變成了記賬,中心化的權力機構——錢莊,出現了。 於是新問題也出現了: 記賬記錯了怎麼辦,本來收我100,到對岸就只剩90了? 記賬的騙人怎麼辦,也許他在對岸壓根沒錢! 記賬的卷錢跑路了怎麼辦? 記賬的死了怎麼辦? ...... 沒啥太好的辦法,只能靠政府去監管,但政府監管也帶來了諸如跨境、審查等新問題。 數位貨幣的雙花問題 後來互聯網出現了,有人用一些特殊的數位來做貨幣,張三和李四說:我們用數位貨幣吧,我直接通過互聯網發給你就好了。 還是不行。 因為數位再特殊,它都不會是唯一的,同樣是拿100塊買牛,實體貨幣給出去就是給出去了,但數位貨幣只要ctrl+c和ctrl+v,你就又有一張同樣的100快了,你可以拿去再買一頭牛。這就是雙花問題(Double Spending):同一筆錢多次購買等額商品。 那怎麼辦?還是記賬。 帳本上記下這枚數位貨幣的前世今生,幾時幾日,從哪來到哪去,賬上寫了這筆錢在誰那,誰才有權力用它,張三ctrl+v再多都不行,不認他的。 得,兜兜轉轉還是繞不開那個記賬的,甚至現在沒有實體,記賬的私下给自己加餘額更方便了,最終錢越來越多,村裏卻還是只有那些東西,結果就是東西越賣越貴,你的錢雖然還壓家裏箱底呢,實際上已經被偷走了,這就是通脹。 去中心化的帳本 眼看日子越過越差,村裏本聰哥看不過去了,振臂一呼,不就是記賬嘛!咱大家自己記!把帳本複製出來,村裏每家每戶人手一本,每記一頁新賬,就發一次副本給大家; 通過大家一起對賬,在總數不變的情況下,有人多收了錢就肯定有人少收了,出於對自身利益的維護,大家都會去查好自家的帳,而只要每個人的帳都對,那整個帳本就是對的。 問題與解決方案 記賬人 大家一聽,覺得有點意思,但就算人手一本,那誰來記?記哪一本上?要是還讓一個人來,那又回到老路子上來,但也總不能大家都記,那就亂套了。 本聰哥說:咱們還是讓一個人來記,一次只記一頁,所有人都可以做,但記賬的人要先做些事情來證明自己,這個事情就是:因為我們的帳本是用特殊的紙做的,要記賬的人得先上山去找到做這種紙的原材料才行,這就是工作量證明,也被叫做“挖礦",找紙記賬的人叫做“礦工”。 帳記在哪,有啥好處 誰先找到我們就用誰提供的紙,但找到的紙要給大家看,大家都認可這是要求的紙,才能把紙往帳本上加,這張紙,就是“區塊”。 ”區塊“只有添加在村裏"最厚的帳本"上,也就是“最長鏈”,才可以獲得系統獎勵的“比特幣”,同時這個區塊上所記賬的交易的人,需要支付手續費給到記賬人,畢竟有了激勵,大家才會爭著去做記賬人。 等下,不是說每次記新賬都要把副本給到所有人嗎?那為啥還會有“最厚”帳本,不該是一樣厚嗎? 理論上是一樣厚,但實際操作上會出現:送帳本的時候人不在家,帳本沒更新(網路延遲);有人把帳本撕了(惡意篡改);有人同時找到了新紙(鏈分叉).......不過一段時間後,總會有一個最長的鏈出現,而“最長”也意味著大家都認可這裏面的帳沒問題。 怎麼不讓記賬人亂來 那這個“特殊的紙”,有什麼作用呢?一定要用這種紙嗎?用普通紙記賬再抽籤決定誰來寫行不行? 這個“特殊的紙”,本身並沒有什麼對記賬有幫助的地方,用這種紙,是因為找紙的過程對”促使記賬人誠實“起到作用。 前面本聰哥說了,這種紙很特殊,要上山去找,且先到先得;於是為了第一個找到,大家就拼命地買裝備,找人組團隊,也就是“算力競賽”;這使得他們在這件事上投入了“成本”,且競爭關係的存在,意味著不會是一個”較低“的成本,有了“成本”就會更積極主動地維護“遊戲規則”。 抽籤選人也可以選,但缺乏相應的制約手段,記賬人作惡完被發現了,大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你拿他沒什麼辦法。而一旦有了投入成本,作惡被發現的話,他找到的紙就作廢了,相應的成本和本該有的收益也打水漂了。 而如果某人作惡非常成功,獲得了許多比特幣,這嚴重影響到了人們對比特幣可靠性的信心,讓人們不再使用比特幣了,那作惡者費勁心思作惡所獲得的比特幣就沒價值了,這就是比特幣裏的博弈設計。 至此,比特幣的設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哪怕還有著一些浪費能源,炒作等爭議,但其確實向世界證明了比特幣是一個可用的貨幣系統,與此同時它也證明了另一種可能性,一種通過合作機制的設計、代碼的執行,來將原本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中心化權力進行拆解的可能性,拆解則意味著重構,一種基於理想、基於共同理念去重新組織人的,社會關係的重構,為實現這點,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貨幣,而是一個可操作性更強的基礎架構,這也是我們下期將要講的內容——以太坊,一個世界級電腦。
|